
在合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,安徽省委常委、合肥巿委书记虞爱华在闭幕讲话时宣布,合肥市成功实现“半年负转正、全年过万亿”奋斗目标。这意味着,去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跃上万亿台阶。

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虞爱华讲话。
在极不平凡年份下
合肥交出的这份非凡成绩单
令人倍感振奋
合肥GDP万亿历史
◎1978年
合肥GDP突破10亿元
◎1994年
合肥GDP突破100亿元
◎2006年
合肥GDP超过1000亿元
◎2015年
合肥GDP突破5000亿
◎2020年
合肥GDP突破10000亿
GDP破万亿
意味着合肥经济实力
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
合肥正以黑马姿态
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热门大IP
大湖名城 创新之都
2020年,合肥新增12家上市公司,成为资本市场的真正“黑马”,这12家新增上市公司中,有7家登陆的是科创板,位居省会城市第1,其中就包括了国盾量子这类备受市场追捧的高科技企业,上市首日,国盾量子最高涨幅达到10倍,刷新了科创板以及A股单日涨幅历史,合肥也成为了去年国内城市中科创板新增挂牌企业数量NO.5。
网上“霸都”的说法应该属于合肥本地人的“专利”,但对这座城市更多的惊讶、惊叹、惊奇和惊喜,却来自于省内和省外的其他城市,人们用“黑马”来形容它的跃然之势,人们用“风投之城”形容它的敢做敢为。即使去年遭遇疫情和汛情,合肥市市场监督局提供的数据却是:1到12月,全市新增市场主体超20万户,之前的数据为90万户,也就是说,比上年增长22% 。2020年12月31日,新浪网经过调查,发布了这座城市的年度关键词:“创”。

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
2020年6月,合肥正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产业链“链长”制。以链长制为抓手,合肥市围绕产业链“延链、补链、强链”,梳理出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、创意文化、网络与信息安全、生物医药、节能环保、智能家电、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、光伏及新能源、高端装备及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,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“链长”。链长制不仅延伸了新兴产业在合肥当地的聚集度,同时也拓展了新兴产业在安徽全省乃至长三角的“半径”。量子通信、长鑫存储、京东方、维信诺、晶合、联宝、华米等一批跻身世界科技前沿的项目屹立大湖名城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赞誉“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”。十二条产业链,链接的是产业也是人。为了留住支撑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骨干人才,去年,合肥出台了一系列激励鼓励的政策、举措,拿出真金白银,更拿出感人之举,包括:企业超产奖励、企业高管个税激励、人才住房补贴、减税降费、企业上市奖励、企业家代表列席市委常委会等等。

未来与现实
合肥已经登上“万亿”新台阶,安徽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提出,合肥要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,中共合肥市委制定的全市“十四五”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、正在召开的合肥市“两会”都提出,建设全球科创新枢纽。这既是未来,更是现实;这既是决心,更是信心。
合肥正大步迈向科创之都与大湖名城相得益彰的魅力城市。
本文系编辑整理转载,来源: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、央广网、合肥论坛。
转载目的在于知识分享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地址: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门路80号
联系邮箱:service.cyy@ciic.com.cn Copyright 2020 中国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

